電話:166-1995-6263
手機:166-1995-6263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惠陽街369號保定·中關村創新基地12號樓東單元3層大廠房
行業共識:聚焦高端,挖潛效率。開啟高端化進程之前,啤酒更類似工業品,具有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銷售半徑小、行業資產較重的特點。
(報告出品方/分析師:華創證券 歐陽予 程航 董廣陽)一、行業共識:聚焦***端,挖潛效率啤酒行業改革的階段必然性開啟***端化進程之前,啤酒更類似工業品,具有產品同質化程度***、銷售半徑小、行業資產較重的特點行業量增階段,龍頭酒企往往以銷量為導向,通過迅速且大量地收購小廠進行跑馬圈地,且因同質化程度***而陷入低價競爭,而對內部管理與利潤不甚重視。
隨著2013年行業產量見頂下滑,量增邏輯破,酒企產能利用率低、人員冗余、產品結構偏低等問題越發凸顯,盈利落后、亟待改革
改革節奏雖有不同,但龍頭路徑相似,均驅動利潤大幅提升在控股股東變動或管理層換屆等因素作用下,龍頭陸續將戰略重心由銷量搶奪轉向結構升級與利潤增長,并提出戰略開啟改革總結各酒企變革路徑的共性,皆是收入端尋求***端化,結合向內提率。
雖然由于外部**、內部體制等差異,其改革落地時間或早或晚、強度或大或小,但在行業***端化浪潮下,盈利水平均大幅提升
(一)產品結構升級,***端能力強化聚焦***端化,搭建***端核心矩陣是步***端核心產品是一切渠道與營銷動作的落腳點,而淘汰升級中低檔則可對外煥新產品形象,對內促進團隊思維轉變、資源聚焦、盈利提升我們看到,開啟***端化進程后,重啤組成“6+6”品牌矩陣并淘汰“山城”品牌,華潤聯姻喜力形成“4+4”***端矩陣并升級主流大單品“勇闖天涯”,青啤也進一步聚焦“青島+嶗山”并推出1903國潮罐、升級白啤與純生等***端產品。
而受益于結構升級與提價,16-21年間重啤、華潤、青啤噸價CAGR分別為6.9%、4.3%、2.8%,毛利率分別+14.9、+7.3、+3.1pcts至54.2%、38.4%、42.3%***端矩陣主干成型,個性化、多元化產品補充。
***端產品的核心在于對人群、場景、情感訴求等進行差異化細分,進而提***消費者感知價值、支撐***端溢價當下各酒企紛紛推出個性化產品以強化產品矩陣、滿足細分消費需求,如重啤的無醇啤酒、樂堡氣泡酒,華潤的黑獅白啤&果啤、蘇爾、小啤汽,青啤琥珀拉格、IPA等。
長于并購整合的華潤啤酒,通過收購景芝與參股金種子跨界布局白酒業務,有望發揮協同效應,成為多元化酒業平臺
區域上,***消費地區突破&基地市場升級,為***端化的兩大核心陣地啤酒企業推進***端化的重點區域可分為兩類:一是具備較***消費水平的區域,當前***端空間較為廣闊、教育難度較低,且建立品牌后可輻射中低成熟度區域華潤啤酒進攻兩省五市八大***地,重慶啤酒東進擴張,選定大城市計劃從41個拓展至76個,均與此契合。
二是自身優勢市場,酒企可憑借壟斷地位,低風險、低投入地推動全價格帶升級,增量亦十分可觀渠道上,大客戶把控***端渠道是“王道”,差異化的強品牌力切入并綁定場景為“奇招”當前***端啤酒銷售仍主要集中于夜店、商務餐飲等渠道,而此類渠道壁壘較***,多依靠社會資源驅動且要求經銷商擁有更強的實力。
故對擁有足夠資源與規模發展大客戶的酒企而言,通過大客戶進攻***端渠道是為“王道”如百威前200大商規模達整體平均規模10倍,我們測算可貢獻7成以上收入,華潤發力培育***端大客戶等而對于資金與規模有限的酒企而言,依靠差異化的品牌力切入并綁定渠道亦不失為一種策略,譬如烏蘇早期通過品牌力拉動進入并綁定烤與西北菜為場景實現放量,后拓展流通與其他餐飲場景。
營銷端,加大費用投放,多渠道營銷塑造差異化品牌定位、支撐***端溢價***端啤酒產品差異化壁壘較低,需要持續投放費用進行消費者教育,支撐***端溢價如華潤啤酒引入***端運作人才后,通過“這***是街舞”、歐洲杯和歐冠賽事等持續提升品牌拉力,2017-2021年間銷售費用率提升2.7pcts,而次***端以上銷量也從2020年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
從品牌主張、人群場景定位到營銷活動落地,系統化運營體系逐步形成自2017年起通過數年摸索,***端化已從需求驅動的自然增長,逐漸走向酒企以系統化推動增長以烏蘇和Super X為例:二者均被賦予產品設計之上的品牌主張,分別是“硬核”和“酷”。
明確的場景與人群定位給***端化的落地提供抓手,如烏蘇主烤、西北菜等場景,Super X則針對年輕消費者***后,通過張偉麗和王一博、王嘉爾等代言實現IP聯動,并根據具體需求分別選擇抖音等媒體以及“這***是街舞”等平臺作為營銷場景。
(二)關廠減員提效,內部激勵優化關廠減員優化資源配置,輕裝上陣奠定***端增長基礎產能過剩、人員冗余制約酒企效率和盈利提升,甩掉歷史包袱有利于酒企輕裝上陣、發力***端關廠減員是龍頭改革提效的核心動作:重啤(15-19年)、華潤(16-21年)通過改革,先后關閉落后產能數量占總工廠數量約1/3,員工人數分別降至改革前的1/2。
青島啤酒雖稍顯保守,但2018年至今亦關廠6家,減員約1/4雖然關廠帶來的資產減值拖累短期利潤表現,但中長期看,卸去舊包袱、優化資源配置可為公司后續增長奠定基礎激勵優化,增強內部士氣,提薪納賢,組建適應***端化運作的戰斗隊伍。
除了減少冗余人員,為了強化***端化能力,龍頭還通過優化激勵機制、提***市場化程度、引入人才等方式,以提升隊伍士氣與能力重啤重建薪酬體系,將管理人員薪資也與各部門財務表現緊密掛鉤,并對一線業務人員設立月度KPI,14-16年間銷售人員人均年薪翻倍至19萬元。
華潤啤酒增強市場化機制,吸引渠道、營銷等方面的***水平市場經理人進入,全公司人均年薪從8.7萬提升至22.7萬青啤雖作為老牌國企改革步伐偏穩健,但亦推出股權激勵提振士氣除上述內容外,各龍頭還依據自身情況,對內部生產經營的具體流程動作進行優化提效。
華潤啤酒調整組織架構、再造業務流程,以明確各環節權責,摒棄冗余流程,提升運行效率。重慶啤酒自2013年起淘汰瓶型,并加強物資統一采購,以發揮規模化優勢等。
(三)行業大幅改善,改革不乏先例聚焦***端,挖潛效率,行業盈利大幅改善,酒企改革有跡可循2017年前后,啤酒行業頭部玩家陸續改革,策略由量向利,聚焦***端成為行業共識,疊加內部關廠減員提升效率,行業盈利大幅改善。
2017-2021年間,雖然行業銷量持平微降,但噸價提升驅動收入以3.4%的速度復合增長,行業利潤更是從67億元(嘉士伯未合并)增長至150億元左右,以25%的復合增速領跑食飲行業,且隨品牌教育效果顯現仍有望繼續加速。
而龍頭酒企重啤、華潤、青啤先后走出低盈利困局,16-21年間ROE自26.2%、7.0%、6.8%提升至104.7%、16.3%、14.4%,其改革路徑對于燕京有跡可循
乘行業大勢,啟改革征程,燕京啤酒后發優勢明顯參考行業龍頭從管理層換屆、提出改革藍圖,到內部關廠提效與***端化結構升級,酒企改革優化路徑已然清晰燕京啤酒前期受機制固化、缺乏改革抓手等限制改革推進緩慢,因而盈利能力較弱,資產利用效率偏低。
2021年公司銷售凈利率為2.4%,資產周轉率為0.63,ROE僅為2.2%,回報率處于行業末尾,內部效率與產品結構提升潛力大2021年U8起勢,公司盈利與***端化能力進入提升通道,當下大聲疾呼喚改革,后發優勢明顯,改善潛力巨大。
二、燕京啤酒:昔日霸主,重整發力(一)公司概況:**龍頭酒企,興于創新敢拼,囿于改革遲滯份額行業第四,從未引入外資的**龍頭酒企燕京啤酒前身為建于1980年的順義啤酒廠,是發展過程中始終未引入外資的**龍頭酒企,現為港股上市公司“控股[1]”旗下六大主要業務之一,公司控股股東為市國資委。
公司擁有燕京、漓泉、惠泉、雪鹿“3+1”品牌矩陣,扎根、廣西、內蒙三大基地市場2021年公司實現銷量362萬千升,收入119.6億元,歸母凈利潤1.9億元,是我國第四大啤酒企業[1] 1997年5月,由機場***速、八達嶺旅游、建國飯店國內業務、燕京啤酒等八大國有企業組成的控股有限公司在紅籌股上市。
目前上市公司旗下擁有燃氣、燃氣、北控水務、燕京有限、北控**、EEW GmbH六大主要子公司
興于創新敢拼,囿于改革遲滯,當下再啟征程復盤歷史,燕京啤酒在行業快速發展期積極擁抱市場化,通過開創清爽啤酒和“胡同戰術”確立龍頭地位在跑馬圈地期,因堅持不引入外資且擴張較為穩健保守,份額降至第四而行業調整期則進一步囿于改革遲滯,銷量連年下滑。
直至2020年起U8起勢,管理團隊成功換血,燕京啤酒再啟征程:1980-1998:清爽啤酒開宗立派,胡同戰術成***龍頭燕京啤酒于1980年建廠,1998年產量接近百萬噸,并于1995-2005年間連續十年保持全國銷量。
我們認為,這一階段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面向市場率先研發出國內款***質量清爽型啤酒“11度清爽”,通過差異化成功引領行業風潮,成為全國數十萬噸級大單品二是積極擁抱市場化,90年代國營酒廠統購統銷模式破后,李福成親自帶隊推進“胡同戰術”,快速下沉鋪貨放量,建立基地市場優勢。
1999-2013:穩健保守擴張,品牌矩陣與基地市場成型,同時份額落至第四2000-2003年間,公司陸續收購雪鹿、漓泉、惠泉三大品牌,形成“3+1”品牌架構與基地市場布局,2013年燕京啤酒在內蒙古、廣西、的市占率分別達到75%+、85%+和85%+。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潤、青啤等陸續引入外資以獲取資金和經驗的燕京啤酒堅持**資本始終未引入外資,疊加公司采取穩健保守的并購策略,故市場份額逐漸被超越2000-2013年,公司總銷量從141萬千升增長到峰值571萬千升,CAGR為11%,2013年市占率為11%,位列全國第四。
2014-2020:行業調整回升,燕京改革遲滯2013年行業銷量見頂后,其余龍頭陸續通過改革與***端化實現收入與業績企穩回升而燕京啤酒2014-2020年銷量則連續七年下滑,ROE亦從6.1%降至1.7%,主要系:(1)長期定位中低檔,***端產品缺失、營銷乏力,在消費升級中缺乏競爭力;(2)產能過剩,人員冗余,拖累業績表現及經營動作。
(3)作為順義區國資委控股國企,外部**與內部體制限制改革步伐2021年至今:U8起勢,換帥改革,發力追趕2017年,趙曉東任總經理后著手進行銷售端改革,推出U8并采取大單品戰略進行培育而內部改革方面,雖然公司在19H2提出“五年增長與轉型戰略”,但因管理層變動后續進展緩慢。
當下U8起勢為公司推進減虧增利和產品***端化提供抓手,疊加2022年新董事長耿超上任、管理團隊換血,公司正以降本增效、產品***端化轉型為基本思路,改革步伐加速落地
(二)當下階段:改善空間大,老樹開新花產品結構與效率優化空間較大,U8崛起新氣象初顯公司作為傳統國企受外部**與內部機制限制,改革動作遲滯,故當下產品結構、人效、產能利用率仍有較大優化空間2021年,U8在公司集中資源培育下起勢,燕京啤酒銷量7年以來首次回升,同時***端營銷與渠道推廣獲得抓手、內部士氣提振,公司盈利水平與***端化能力開始進入提升通道。
1、結構效率偏低,潛力仍待挖掘弱勢市場多且虧損大,本質是產品低端、效率落后,潛力仍待挖掘分區域看,燕京啤酒虧損子公司對利潤拖累較大,如2021年公司實現并表凈利潤2.9億元,而母公司(剔除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桂林漓泉、福建惠泉、內蒙古赤峰分別實現利潤1.22、5.5、0.3、0.5億元,其余子公司合計虧損達4.5億元。
究其根源,是燕京啤酒***端核心產品缺位、產品結構偏低,且產能、人效仍有較大優化空間產品長期缺位,產品結構有待提升由于長期缺乏有銳度的產品與配套營銷,直至2019年燕京啤酒核心產品仍是鮮啤、清爽、干啤等中低檔啤酒。
雖然U8起勢帶動公司8-10元價格帶占比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26%左右,但我們測算公司10元以上產品銷量僅占低個位數,而其余龍頭均可達雙位數水平2021年燕京實現噸價3090元、毛利率38.4%均處于行業尾部,產品結構仍有較大升級空間。
產能利用率與單廠產量低,關廠提效空間仍足2015年至今,重啤、華潤、青啤陸續關閉工廠約10/36/6家工廠,產能利用率與單廠產能明顯提升燕京啤酒受外部**與體制機制影響,動作相對保守,18-21年間共停產約10家工廠(未關閉)。
當前公司單廠產量僅9.8萬千升,產能利用率僅40%(以設計產能計算),均明顯低于同業水平,由此導致折舊攤銷占收入比例較同行***2-*cts,拖累盈利表現。
人員冗余、低效低薪,積極性有待提升人員效率方面,2021年公司員工人數共2.6萬人,人均創收與人均凈利潤分別僅為青島啤酒的1/2與1/9,與華潤、重啤相比差距更大人員冗余、效率低下限制人均薪酬的提升,燕京啤酒2021年人均年薪10.1萬元,僅為其余三大內資龍頭的一半。
較低的薪酬水平和市場化程度一方面影響骨干人員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對公司招攬人才造成限制
2、大單品U8起勢,***端化能力提升集中資源培育戰略性大單品,公司***端化能力隨之提升燕京U8產品具備差異化,價格巧妙定位空間大且競爭較寬松的8-10元價格帶作為公司的戰略性大單品上市后,在充足的渠道利潤和營銷資源加持下成功放量,21年銷量同增約150%至26萬千升,2025年規劃目標達100萬千升。
U8崛起亦初步補齊公司全國性中產品缺口,帶動全國化營銷首次落地、渠道端拓展開始提速,公司***端化能力進入提升通道(1)產品端:U8差異化進攻次***端價格帶,產品推新升級U8:產品特色十足,價格定位巧妙。
從產品端看,我們認為U8快速放量主要原因有二:產品差異化強,“小度酒、大滋味”迎合年輕消費者,具備大單品潛質參考大單品烏蘇,其依靠***度、大瓶、口味濃重的產品特性和異域風情、硬核的精神內涵形成差異化,強勢東進突破原有弱勢市場,故有銳度的產品可為***端化下良好基礎。
而U8突破性結合多項**技術,實現口味上小度酒、大滋味、不上頭,并在通過棕色復古胖瓶和拉環式瓶蓋進一步增強自身特色與記憶點我們認為,U8不僅差異化較強,而且較烏蘇更適合大量暢飲,具備成為大單品的潛質巧妙定位8-10元價格帶,得以快速放量享受升級紅利。
U8主要定位8-10元次***端價格帶,與當前各大龍頭紛紛加注的10元以上***端市場相比,可承接的主流啤酒向上升級放量空間更加廣闊該價格帶當前競品數量較少,其中百威經典品牌有所老化,Super X與青啤1903也未有壓倒性優勢,競爭**也相對寬松,是公司押注大單品、快速起量與升級的選擇。
繼續推新升級,完善產品矩陣除了主推次***端核心大單品U8以外,公司密集推出10元以上的V10、U8 Plus、12度特等產品以補齊***端矩陣,并在6-8元腰部價位布局新雪鹿、鮮啤2022等產品,從而在嘗試統一并升級原有產品形象的向下防御保護U8價格定位。
我們預計隨著U8起量與中***端產品矩陣逐漸成型,公司產品結構有望從金字塔型轉變為中***端產品為主力的橄欖型,從而帶動噸價與盈利能力提升
(2)品牌:全國化營銷首次發力,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U8為抓手,全國化營銷動作首次落地,產品推廣效率明顯提升U8誕生之前,燕京啤酒對下屬30余個區域市場管控松散,子公司產品不統一,營銷上亦各自為戰,故難以合力造品牌。
而燕京U8橫空出世為全國化營銷動作落地提供抓手,各子公司引入U8并首次統一開展品牌宣傳與消費者教育,產品推廣效率顯著提升V10、鮮啤2022等全國性新品的推出,也進一步支撐燕京啤酒全國化品牌塑造線上、線下、空中三線并進,品牌影響力放大。
公司大力推動品牌煥新,線上、線下、空中投放三線并進,采用年輕人喜聞樂見進行營銷:1)在線上,聯動《乘風破浪的姐姐》抖音直播帶貨,通過510品牌日、618董事長直播與年輕消費者互動2)在線下,夏日大篷車全國巡演不斷升級,城市燈光秀維持曝光度,“燕京酒號”、獅王精釀酒館布局***端精釀場景式消費。
3)在空中,邀請蔡徐坤、王一博擔任品牌代言人,并在微博等平臺推出“燕京U8,熱愛有你”話題,邀請KOL進行互動和原創發布。一系列年輕化營銷動作聲勢浩大,燕京啤酒的渠道與終端認可度也隨之明顯提升。
(3)渠道端:***利潤提供支撐,渠道拓展加速度利潤***、層級少,渠道與終端推力足渠道調研反饋,部分地區燕京U8餐飲渠道出廠價與終端零售價之差可達53元/箱,我們測算渠道毛利率與終端毛利率分別約24%與41%,***于大部分同價位競品,且費用投入亦較為充足。
燕京啤酒采用密集分銷,廠家至終端往往僅有1-2個環節,扁平的渠道結構可進一步減少利潤分食***渠道利潤支撐下,經銷商與終端對U8銷售推廣的動力更足U8帶動進店,***端消費渠道逐漸補齊在***渠道利潤提供的推力之下,公司拓展加速,19-21年間經銷商數量凈增約千名至8737名。
終端布局方面,在眾多過去僅實現傳統渠道覆蓋的弱勢市場中,已開始通餐飲渠道這一中***端啤酒消費核心場景雖然公司當前的資源與渠道實力,尚不足以支撐其搶奪非基地市場的連鎖餐飲和夜場等制***點,但憑借大單品U8和***利潤空間的帶動,公司***端消費渠道已開始逐漸補齊。
三、未來展望:U8放量可期,換帥改革啟程U8放量可期,換帥改革啟程銷售端看,大單品U8在公司集中資源培育之下,帶動銷售端向好、***端化能力提升,當下新氣象已初步顯現,未來放量可期改革與內部提效方面,此前公司動作較慢,而本次新董事長耿超上任,管理團隊換血、激勵初步改善,團隊沖勁更足,停產減員與各類效率優化手段亦開始逐步推進。
在國資委自上而下的主導之下,公司正以“二次創業、復興燕京”為主基調,重啟改革征程
(一)基地市場底,百縣工程發力華北基地快速鋪貨升級,貢獻2025年目標基本盤渠道調研反饋,2021年燕京U8銷量約26萬噸,其中、河北、內蒙分別約6/5/5萬噸,貢獻60%左右的銷量,廣東、浙江、四川、湖南、山東等省份銷量分別1-2萬噸。
燕京啤酒在華北基地市場渠道與品牌基礎較強,疊加公司當下發力保衛戰,我們預計基地市場有望支撐U8快速鋪貨,通過升級替換與反攻實現放量,中長期看,至2025年有望貢獻U8銷量40萬千升以上的基本盤百縣工程聚焦發力,摸索經驗并推廣,推動體量突破百萬噸。
燕京啤酒的品牌、渠道、資金等實力較華潤、百威等龍頭仍有差距,暫不具備進行大范圍進攻實力故公司主要采取集中力量、點狀突破的策略,2022年發動“百縣工程”,在全國各地選定百縣并分為壟斷、均勢、弱勢三類,通過分子公司資源聚焦、總部賦能,因地制宜展開進攻與升級。
公司計劃總結并推廣“百縣工程”經驗,并用2-3年完成“百縣牽線”、強化競爭優勢我們預計百縣工程推進決定U8單品體量天花板,U8有望沖刺百萬噸水平
(二)核心團隊換血,激勵初步改善新董事長耿超國企改革經驗豐富,銳意進取新董事長耿超今年47歲,歷任市國改辦主任、順義區國資委主任、委書記等職位,具備豐富的國企改革實操經驗2020年耿總出任燕京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委書記、董事長后,***開始推動燕京啤酒在產能、創新、市場化等方面的改革。
而在2022年5月***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后,更是首開業內董事長參與618直播互動先例,并赴貴州、廣西、河南三省進行調研考察我們認為,新董事長國企改革經驗豐富,銳意進取,有望帶領燕京啤酒改革進程加速推進
中***層換血,團隊年輕化且實戰經驗豐富2022年7月,公司宣布***管團隊變動,聘任謝廣軍為總經理,林文、趙偉、申長亮、郁茂杰為副總經理,其中多人曾任并兼任地方銷售公司總經理,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新任總經理謝廣軍今年55歲,而四名副總經理年齡在41-44歲之間,均正值壯年,新團隊平均年齡較此前年輕5歲。
除***管團隊外,當前總公司中***層干部與分公司負責人亦基本調整到位,、河北、廣東等重要市場負責人均有變動,管理隊伍更加年輕化,預計沖勁更足
考核傾斜利潤與U8,薪資水平隨業績提升,內部士氣明顯提振考核與激勵方面,公司2021年由銷量導向轉為利潤導向,并針對各子市場因地制宜設計考核指標,例如華南市場利潤、總量、重點產品(以U8為主)的考核權重分別為50%、30%、20%。
U8、新雪鹿、V10均設有單箱激勵,其中U8激勵力度***達1元/箱員工薪酬方面,隨著U8放量推動業績改善,2021年燕京銷售人員平均年薪從9.1萬元增長至11.1萬元,渠道調研亦反饋,部分地區中層U8單箱激勵帶來增量獎金3萬余元。
我們預計隨著業績提升,燕京啤酒員工薪資水平與內部士氣均有明顯提振加強人才培訓與業務分享交流公司開辦燕京商學院并專門設立銷售、研發、管理的人才庫,對不同梯隊的中青年干部進行定期培訓、考核與嘉獎,以提升隊伍戰斗力。
新增月度回顧工作會議制度,每月對各個市場表現進行橫向與縱向結合的對比分析與排名,促進公司內部互相交流、積極爭先
大聲疾呼喚改革,內部戰斗力與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層換血疊加U8帶動收入與***端化能力提升,燕京啤酒從上至下士氣明顯提振董事長耿超提出,公司將探索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深化市場化用人機制、建立***素質職業經理人隊伍。
參考業內龍頭改革經驗,當下燕京啤酒大聲疾呼喚改革,內部效率與戰斗力有望大幅提升
(三)減虧增利推進,運營效率提升加強總部統籌,幫扶弱勢地區,推進降本增效過去燕京啤酒對各地子公司的管理較為松散,故許多子公司管理粗放,存在人效較低、產品種類過多導致生產與采購成本偏***、營銷與渠道法缺乏章法等問題。
2018年,公司成立弱勢企業幫扶辦公室,加強對子公司的指導與管理力度:產品端削減產品種類、統一瓶型以提***生產規模效應,渠道端注入大單品U8、借鑒成功地區經驗、優化落地法,運營端推進精細化管理,采購端加強集中采購平臺建設從而節約成本,降本增效穩步推進。
產能過剩地區停產減員,計劃逐步實現全國性產銷分離對于產能缺乏戰略意義且過剩嚴重的區域,則進行停產減員并從臨近工廠調貨,同時保留銷售公司以維持當地推廣節奏2017年至今燕京啤酒停產約8-10個工廠,員工總數3.7萬人下降至2.6萬人。
中長期看,在推進U8放量與減虧的公司計劃逐步實現全國性產銷分離,明確盈利與虧損單位、提升內部效率多措并舉初顯成效,關廠規劃尚待出臺多措并舉之下,減虧初顯成效,如廣東市場21年通過關停產線、優化人員疊加U8增長大幅減虧。
今年公司仍將視減虧目標達成情況進一步規劃停產減員當前公司關廠規劃尚未出臺,考慮到公司國企特性,我們預計其關廠減員步伐或較其余龍頭更偏穩健,內部提效的速度與確定性有望隨相關規劃進一步明確而增強優化空間:單廠產銷量對標青啤,預計共可節省約4.5億元固定成本。
假設燕京啤酒單廠對應產銷量分別達到重啤、青啤、華潤水平,則公司需對應關閉5/9/15個工廠渠道調研反饋,0~30萬噸產能工廠固定成本多在4000萬~1億元區間我們假設燕京啤酒關閉工廠的產能在5-15萬噸不等,每個工廠可節約固定成本5000萬,則單產對標青啤關閉9個工廠可節約固定成本4.5億元,占其2021年收入的3.8%。
總結評價:戰略路線清晰,U8核心驅動,改革添磚加瓦啤酒行業量增邏輯終止之后,向外***端化拉動噸價、對內改革提升效率已大勢所趨參考業內龍頭已有路徑和公司舉措與規劃,我們認為燕京啤酒正沿著正確的改革方向逐步行進。
當下U8起勢已成為公司收入與業績改善的驅動力,并為改革推進提供核心抓手,而改革提效與***端化能力提升也可反哺U8增長我們預計新管理層有望加速改革步伐,隨著未來股權激勵落地、市場化用人機制完善、關廠規劃出臺,燕京啤酒經營改善速度與確定性將進一步強化。
四、報告總結:后發潛力品種,目標價12元(一)跟蹤與展望:U8***增、成本下行,盈利彈性正釋放U8強勢增長對沖漓泉短期波動,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22H1燕京啤酒營收同增9.3%至69.1億元,其中銷量同增0.9%至215萬千升,噸價大幅增長8.3%至3210元。
分結構看,渠道反饋22H1燕京U8實現銷量約21萬千升,同增約60%,拉動中***端收入占比提升1.24pcts至62.94%分地區看,除華南受及雨水影響收入同降12%外(漓泉收入、利潤分別同比-12.2%、-30.6%),其余市場均在U8放量下實現正增長,華北與華中市場收入增速超20%。
利潤端看,22H1成本壓力致毛利率同比-0.4pct,全國化費用投放增加致銷售費用率同增0.5pct,扣非后凈利潤仍***增16.3%至3.1億元,經營逆勢***增U8全年突破40萬噸確定性較***,漓泉恢復超預期,旺季收入有望***增。
展望22Q3,渠道反饋7/8月份燕京啤酒銷量同增雙位數,其中U8增長環比繼續加速,預計全年突破40萬噸確定性較***漓泉方面,此前由于競爭加劇、產品略有老化等原因增速放緩,6月耿總赴廣西調研雖然7-8月廣西有所加劇,但通過產品煥新、營銷發力銷量仍實現持平微增,略超預期。
我們預計受益于天氣炎熱、緩和、低基數(21Q3營收同降5.4%),U8***增疊加漓泉恢復,燕京啤酒Q3收入有望***增隨包材成本下行、緩和需求釋放,盈利彈性可期成本方面,上半年燕京啤酒噸價增幅名列行業前茅,毛利率小幅下行主要系成本壓力較大所致,而當下鋁罐、玻璃等包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我們預計22H2成本壓力環比減輕將驅動業績加速。
展望來年, U8逆勢放量推動收入***增,疊加成本下行,盈利彈性有望大幅釋放
(二)中長期視角:21-25年歸母凈利CAGR 40%+1、收入端:升級提價疊加U8放量,收入CAGR有望***單-雙位數***端化起點較低,彈性可觀,噸價復合增速有望達到中個位數燕京啤酒此前***端化進展較慢、產品結構偏低,當下大單品U8起勢為公司提供***端化抓手,公司向上繼續布局V10、U8 Plus等補齊***端矩陣,向下推出鮮啤2022、新雪鹿升級中檔價格帶并為U8增長保駕護航,預計低基數下彈性可觀。
我們基于如下假設對公司***端化帶來的噸價提升進行測算:2021年公司次***端及以上銷量共96萬千升,其中U8與漓泉分別26、40萬千升,其他產品合計約30萬千升(燕京純生、V10、惠泉中產品等),中檔酒60萬千升,主流及以下產品206萬千升。
2021-2025年次***端及以上啤酒銷量CAGR為17.8%,其中預計U8 2022年放量至42萬噸,假設2025年增長至92萬千升,對應CAGR約37.8%,預計漓泉2022年銷量小幅下滑,而后逐步恢復但量增空間有限。
中檔啤酒銷量保持每年1.4%左右復合增長,主流及以下產品銷量CAGR約-5.6%2021年公司次***端及以上、中檔、主流及以下噸價分別為5127、3047、2159元假設2021-2025年間,***端增長疊加費用投放收縮,次***端及以上噸價CAGR約2.2%;根據行業平均提價節奏,假設中檔、主流及以下噸價復合增速分別1.5%、2.6%。
參考測算結果,我們預計結構升級與提價有望貢獻21-25年噸價CAGR中個位數,疊加U8放量推動銷量低個位數增長,21-25年收入CAGR有望達到***個位數-雙位數水平。
2、利潤端:關廠減員、激勵優化帶動效率與盈利提升利潤展望:毛利率提升,費用率優化,預計2025年凈利率看至7%左右毛利率方面,我們預計***端化與成本優化作用下,噸價提升速度將快于噸成本增速考慮到2022年啤酒原料及包材價格處于***位,我們測算毛利率2022年小幅提升0.*ct。
預計后續隨成本回落、生產效率優化,盈利能力有望加速釋放,至2025年有望達42.3%,提升幅度約4-5pcts銷售費用方面,我們預計品牌投入增加、銷售人員人均薪資提升等因素將驅動銷售費用率上行而考慮到公司將主要資源集中于大單品U8,而其他單品上的費用投入與華潤等龍頭相比或更加精益,我們認為公司銷售費用率上行幅度可控,預計至2025年達到14.3%左右,漲幅約1.*cts。
管理費用方面,預計停產減員帶來效率提升與收入增長攤薄作用下,管理費用率自2021年的12%逐步下行至2025年的10.2%左右考慮到營業稅金及附加占收入比或將隨著噸酒價格提升而逐步攤薄,子公司減虧亦有望推動有效稅率逐步優化,我們預計2025年凈利率可看至約7%,相比2021年上行約4-5pcts。
對應2021-2025年間凈利潤CAGR 41%
(三)復盤啟示:邏輯確立預期先行,改善初期***估值改革初期,市場預期通常先行,并提前在估值反映若結合EV/EBITDA、P/E與噸酒市值三個常用估值來看,改革初期以剔除折舊與減值影響的EV/EBITDA衡量更為合理,隨著邏輯確立龍頭估值往往上行至15X以上。
而后隨著龍頭盈利加速兌現,PE指標有效性增強,華潤、青啤、重啤在盈利***增的預期下,預期P/E均達到30-40倍噸酒市值有望隨龍頭盈利能力提升而逐步上行,且在盈利拐點到來后均突破并穩定在萬元以上具體來說:。
EV/EBITDA視角:改善預期驅動龍頭EV/EBITDA上行至15X以上,此后各酒企均值在17-22X考慮到啤酒企業改革前期產能利用率低、折舊攤銷***,且關廠通常產生較多資產減值損失拖累利潤,故我們使用還原資產減值損失的EV/EBITDA衡量并復盤估值。
發現隨著龍頭改革邏輯確立,其EV/EBITDA倍數分別于2016年(重啤業績開始兌現)、2018年(華潤換帥&改革規劃出臺)、2020年(青啤股權激勵落地)陸續突破上行至15倍以上,此后至今平均值分別為16.8、22.1、18.3倍。
P/E視角:從預期先行拉升,到業績兌現消化,盈利***增驅動,龍頭預期P/E多在30-40倍水平復盤龍頭預期P/E,我們發現:改革前期酒企凈利潤仍處于較低水平,但往往預期先行驅動P/E行至***位,股價隨之增長2-3倍并***位震蕩(、天氣、成本等因素影響)。
而隨著龍頭進入盈利加速兌現,P/E估值則逐步消化,在***端化與效率提升帶動盈利***速成長預期下,華潤、青啤、重啤預期P/E平均值均在30-40倍水平
噸酒市值視角:中樞隨盈利提升而上行,盈利拐點到來后噸酒市值可行至萬元以上噸酒市值中樞亦隨酒企單位盈利能力提升而上行,華潤、青啤、重啤在關廠減員基本完成、***端培育效果初顯、盈利加速拐點到來后,噸酒市值均陸續突破并維持在1萬元以上。
如2021年華潤、青啤還原后凈利率水平約10%,重啤約18%,與此對應22年初至今三者平均噸酒市值平均值分別為1.3、1.6、2.1萬元中長期看,我們預計隨著龍頭盈利能力提升,其噸酒市值中樞有望進一步上行。
燕京啤酒:23年EV/EBITDA看至17倍以上,中長期看盈利兌現市值有望翻倍EV/EBITDA角度,燕京啤酒EV/EBITDA始終處于在12-14倍區間,考慮到其余龍頭估值突破15倍后EV/EBITDA均值在17-22X,我們認為公司改革邏輯確立后EV/EBITDA倍數有望行至17X以上。
P/E角度,2018至今預期P/E雖有所提升,但股價并未大幅上行,參考青啤路徑,我們預計股權激勵等動作落地有望催化估值大幅上行噸酒市值角度,2017年至今燕京啤酒噸酒市值不超過7500元,參考青啤與華潤2022年至今平均約1.3、1.6萬元,預計隨著燕京啤酒盈利水平逐步提升并接近華潤青啤,噸酒市值存在翻倍空間。
(四)估值:二次創業再出發,給予目標價12元U8放量,改革推進,盈利提升有望加速回顧啤酒行業,2016年來重啤、華潤、青啤陸續開啟改革進程、發力***端,盈利能力與估值水平亦隨之明顯提升珠玉在前,當下行業改善的法與邏輯已然清晰。
昔日霸主燕京啤酒此前改革步伐較慢,起點較低,現管理層換血疊加激勵市場化程度提***,內部從上至下沖勁十足,二次創業重啟征程大單品U8產品差異化強且適合暢飲,公司集中資源加持下有望放量至近百萬噸水平,疊加關廠減員、內部優化,燕京啤酒盈利能力有望加速提升。
我們給予公司22-24年EPS預測為0.12/0.18/0.25元,業績CAGR 46%,對應P/E分別72/49/35X考慮到當下燕京啤酒處于改革起點,***端紅利初步兌現、折舊與減值拖累較大,我們從EV/EBITDA(還原后)角度給予估值。
我們預計22-24年還原后EBITDA分別為13.7、16.0和18.7億元,給予23年17倍EV/EBITDA,加上現金并調整有息負債后,對應市值約350億元,目標價12元后續盈利超預期提升,或股權激勵、關廠規劃等關鍵動作兌現,則有望進一步催化估值上行,市值存在翻倍空間。
五、風險提示U8推廣不及預期,中***端市場競爭加劇,改革初期盈利波動性或較大——————————————————報告屬于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精選報告來自【遠瞻智庫】或點擊:。
遠瞻智庫-為三億人造的有用知識平臺|報告下載|戰略報告|管理報告|行業報告|精選報告|論文參考資料|遠瞻智庫